近日,由我院刘莉教授团队研发的数字孪生技术经过多年培育后,实现了“实战”场景应用,取得阶段性成效,有力支撑了教育和文化宣传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。
刘莉教授系福建省“百人计划”创新人才、福建省高层次人才,于2012年带领人工智能团队启动数字孪生技术研究。团队研究从最初的物体对象数字化,进化到对生产体系的准确模型化描述,从而打造出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能力平台;同时,推进该技术向教育、医疗、宣传等公众服务方向持续演进,实现面向公众服务的新型虚实交互技术和数字孪生人物。
作为元宇宙的底层支撑技术,数字孪生技术是利用数学模型去感知、理解、分析海量历史数据,以多物理量、多学科、多尺度、多概率的模拟过程,在虚拟空间中映射实体的整个生命周期。概括来说,数字孪生就是在数字世界中对现实对象的精准表示。高精度数字人物的构建,是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的一块“硬骨头”,重构表情神态、皮肤肌理、骨骼动作、语音表达都是跨学科融合建模的过程,而对人物知识体系、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的复刻,则更是深度学习理论有待突破的纵深地带。面向未来,数字孪生场景不仅是一个技术实现的过程,也是一个科技和人文融合再造的过程。在上述技术点上,刘莉教授团队完成了理论算法和产业应用的突破。
近日,深圳市某院校率先集成使用了该团队的算法技术打造教学场景,这款教学数字人应用了行业领先的NLP算法、表情迁移和面部驱动技术,实现了精准的形象复刻和声纹克隆,成功解决了数字人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感知和理解,使讲解更加内容翔实、表达流畅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教学数字人的中英双语皆达到了专业水平。
近期在鼓浪屿艺术展厅展出的“圣马力诺•厦门-双城世遗地摄影展”中,也使用了该团队打造的克隆数字人“小鼓”担任主播,带领观众沉浸式地体验两地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、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,用生动的方式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
当前,元宇宙数字孪生技术正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,已经成为产业创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。构建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,可以为智能制造、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智能的应用场景。我校科研团队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合作,共同突破元宇宙基础能力,打造元宇宙应用示范,积极推动三维数字空间、虚拟数字人和NFT数字资产在民生服务领域开展更多的实践和应用。

数字人技术图谱